找到相关内容624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文殊新鞋做试验 持不盗戒显功德

      不偷盗。你不偷人家的东西,人家也不会偷你的东西,这是因果的道理。   有一次,文殊师利菩萨有一双新鞋,乃对人讲:“我在无量劫以来,未曾拿过人家一草一木、一针一线。所以我的东西,也没有人来拿。如果不信,我将这双新鞋,放在城门口,三天之内,如果被人拿去,就证明我打妄语。”三天之后,那双新鞋,果然仍在城门口。这证明他持不盗戒是那么清净!

    宣化上人讲

    |文殊|戒盗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5220711451.html
  • 代表团到国外吃席 剩饭菜1/3遭遺责

      中国某地的一个代表团到德国访问,在饭店吃席,酒足饭饱之后,桌上的饭菜还剩下约三分之一。正准备扬长离去,饭店工作人员把他们拦住了,指出他们不应该这样浪费。   咱们中国老乡觉得人家是狗咬耗子,不理;人家叫来警事人员,还跟人家耍横:“我花钱买的东西,我爱剩多少剩多少!”   谁知德国人讲出的道理更横:“钱是你自己的,你浪费的资源是社会的!”

    佚名

    |节约|惜福|浪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5224231377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你想快乐的工作吗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不管人家分配你什么事,你都欢喜接受:?‘哇!我分到这事好光荣,人家看得起我。’就会很快乐;如果你老是想:‘为什么派这事给我,怎么不叫别人做?’那你一天到晚苦闷,常为工作烦死!不是工作把你累死!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1311185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何谓“讥嫌戒”?何谓“根本重戒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讥嫌戒即是息世讥嫌戒的简称,是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之事,如此所立之戒,是名讥嫌戒。佛陀大慈悲,深怕修行者被人家诽谤或起讥嫌,因此所制定的戒律。   根本重戒即是杀、盗、淫、妄等四重戒,犯此四重戒,必堕落三恶道。所有轻重之戒,乃至微细戒,一切诸戒无不由此演化而成,是圣戒之根本戒也。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25112282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你知道修大福报不一定要花钱吗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只要用你的善口说一句好话助人,看到人家做善事,发个随喜心、赞叹心,令对方成就,都是修大福报;乃至劝导别人发心种福田,自己也同样得福报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255111768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大家都知道‘小不忍则乱大谋’,但是境界一现前,为了逞一时之快,就要同人家拼个死活,马上下地狱都无所谓的。最后堕落三涂,就是因吞不下那口气啊!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70411873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你想赢得尊敬吗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只要时时保持好心情,不急躁,多协助人,在做事方面多吃亏,多为人解苦、给人方便,人家自然会尊敬你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83311882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钱被骗了怎么办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人家骗你钱,你就当布施好了,能如此反观不就是菩萨布施?得来世福不好吗?有钱被人骗,即是他向你借来生债,下一世你仍有钱财用哩!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11911885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为什么聪明却无福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因为做事情总是让人家吃亏,只顾自己占便宜;这样聪明是聪明,却很折福,一点福报也没有。有智慧的人,好事予他人,吃亏是自己。如此才能培福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085311913.html
  • 妙莲法师答:你相信只要用一句话就可度尽一切众生吗?

      妙莲法师答:不管人家信不信佛,一看到就向他念一句:‘南无阿弥陀佛’。佛号是金刚种,能消业障、增福慧;向他念佛就帮他种了将来解脱之因,有良因必有好果。

    妙莲法师

    解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135311923.html